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 > 第355章 周淮安 赵怀安这件事的水很深皇

第355章 周淮安 赵怀安这件事的水很深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阁制度原本是服务皇帝,但土木堡之后,文官势力大涨,这一套制度也是出了一些问题。

如果皇帝强势的话,这套制度倒也没什么。然而只要皇帝变得弱势,那么就会沦为盖章机器,只能同意内阁递上来的奏章,皇帝的权力反而没有内阁的权力大。

朱见深当时想强大皇权,针对官员选拔升迁方面做文章,但科举又是长期选拔官员的政策,无法轻动。最后他选择,亲自任命一些官员进入朝堂。

这个过程中,吏部被排除在外,变成了只能遵守任命的衙门。朱见深实现了对内阁的打压,增加了皇权,但也开了一个不怎么好的口子。

文官说的话虽然不能全信,但有一部分是真的有道理,就比如传奉官是满足某些妃嫔和太监私欲,专门安插自己的事情,确实是有这种情况。

正所谓:王端毅之在铨(吏部)也,其犹麟凤乎麟凤,天下望而知其瑞!

成化二十年,吏部尚书李裕被谗言中伤去职,王恕接任吏部尚书之位,他也确实做了一些实事。

但后来又似乎触及了皇帝的底线,他主导上书,针对传奉官。

传奉官,这是成化朝出现的特色之一,无需科考,只要经过皇帝的考核后,就能当官。在天顺七年的时候,就有了类似的特例,但却在成化朝的时候被发扬光大。

这类的官员算是特殊性人才,只要受封“中宫特旨”,就是专门帮助朝廷做一种事情的特殊官员。传奉官归皇帝自己管,不归吏部管,是游走于正常体系之外的官员。

这种传奉官,自然是都被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员所看不起,并且怒斥这时对吏治的破坏。

许多文臣都说,传奉官危害朝廷,是为了满足皇帝或者后宫中某个妃嫔或宦官的愿望而弄出来的谄媚之徒。

不过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

成化帝朱见深设置传奉官的目的,确实是有满足私欲的想法,但这也是他针对外廷文官集团的一种手段,是他用来分走原本的文臣权力的办法。

大明百年发展,就建立了一套选拔文臣的制度,官员任免大多出自内阁、吏部的拟议,或者是大臣廷议向皇帝推荐人选,然后皇帝审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