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89章 刺挠

第89章 刺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徐得庸说着一指蜂窝煤炉子道:“这玩意节煤好用,指不定早晚会推广,奶奶您可先人一步和周主任说叨说叨。”

现在字典里也有,是不是和看起来和小子的语言挺像?

没错,这玩意就是清末民初章太炎模仿小子“假名”(用汉字边旁表音),而创造出来的一套注音方法。

在北洋政府时期被教育部颁布为标准注音方法,现在我们的TW应该依然在使用。

当然小子的文化说到底也是咱文化的延伸。

徐得庸道:“得嘞,孙子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89章刺挠

吃完饭,徐南氏拿出一张报纸递给徐得庸道:“小庸你看看,国家就是好,连字都简化了,以后学习也方便,你还年轻也得多学习,那时候就不该由着你的性子辍学……。”

在奶奶的唠叨中,徐得庸接过报纸看了看,这是一份去年的四月三十日的肆玖城日报。

题目是“为什么要推行简体汉字”,以及“本报从五月一日起开始试用部分简体字”。

一共是五十七个试用简体字,至于没简化之前的字,徐得庸以后世的眼光看着有点头皮发麻。

徐南氏对徐得庸的态度很满意,点点头道:“社会在发展,思想可不能只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嘿。”徐得庸乐了,道:“奶奶您这觉悟提升的还真快。”

徐南氏没好气道:“不准取笑奶奶。”

徐得庸咧嘴道:“奶奶,您想进步,其实有一样东西可以帮到您。”

“什么东西?”徐南氏不禁问道。

举个例子,“党”这个字没简化之前是“黨”……,其他的可以看图。

怪不得文盲的现象这么严重,这要是不简化搁在后世,学起来也够呛,小学生看到可能会“崩溃”!

况且这时候还不是字母拼音注释,实行的是“注音符号”。

比如:ㄜㄚㄜㄧㄨㄩㄝㄞㄟ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