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六百八十章:1928

第六百八十章:192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三个品牌互相竞争会不会搞垮某个品牌,那就不是阿瑟该考虑的问题了。

毕竟阿瑟该给的支持都给了,如果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还能被搞垮公司,只能说明某个汽车品牌确实不值得大力投入。

除此之外,还有超过2000家规模不一的公司彻底搬迁到澳大拉西亚,这些公司分布的行业广泛,其中不乏澳大拉西亚非常重视的化工行业。

借着各行业迎来重大变更的机会,阿瑟也对自己的一些产业进行了改动,让每个行业分布的企业数量变得更加合理。

首先是阿瑟比较看重的汽车行业,这也是迎来改动最大的行业之一。

因为阿瑟收购了许多德国的汽车企业,这些企业中不乏后世非常出名的豪华汽车品牌。

也正因为如此,阿瑟将汽车企业进行了相当的改动,明确了这些企业主要经营的业务。

在经济大危机各国民众的哀嚎中,整个1927年仿佛春风拂面一般,似乎经历了,又似乎忘却了。

时间也很快的来到了1928年,世界局势也在沉寂之中积累了怒火,似乎离爆发也就不远了。

因为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各国都在实行自己的小办法来缓解经济危机。

英国人正在维持放弃金本位制之后的英镑秩序,美国人正在促成胡佛总统的心血,大坝的建造计划。

法国人正在为法郎集团的参与国少而烦恼,俄国国内已经民怨沸腾,似乎离新的战争已经不远了。

首先是普通民用汽车行业,澳大拉西亚将拥有奔驰(本茨)汽车厂,宝马汽车集团和奥迪汽车公司三大厂商。

汽车行业不再是本茨一家独大,不过这也能促成汽车品牌的革新,让澳大拉西亚的汽车品牌充满竞争力,相关科技的提升也就变得迅速了。

在某一行业有垄断企业是阿瑟不愿意见到的,这会导致某個行业的新兴力量不断丢失。

如果民用轿车行业一直是本茨一家独大的话,不仅会让本茨汽车厂骄傲自满,降低自己的创新能力,还会让民众产生审美疲劳,降低澳大拉西亚民用轿车的吸引力。

让三个品牌互相竞争,不仅能够更大程度的降低汽车的售价,达到让利于民的目的,同样还能提升澳大拉西亚汽车品牌的对外吸引力,打下更庞大的海外市场。

唯独澳大拉西亚国内还算和平,也正因为如此,吸引了大量的欧美人口和技术人才,还有很多欧美企业选择在澳大拉西亚扎根。

不少欧美著名的大企业纷纷选择在澳大拉西亚开设分公司,将自己相当一部分业务转移到澳大拉西亚,来降低公司在经济危机中的损失。

那些中型的公司就没有那么大的资本了,他们的选择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接搬迁到澳洲。

不管这些企业的选择是怎样的,1927年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暴富的一年。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在1927年一整年的时间里,外来企业在澳大拉西亚开设工厂和分公司的数量高达一千余座,总投入资金高达2亿澳元以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