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弗吉利亚崛起录 > 第二百八十九章:收入突破六千万

第二百八十九章:收入突破六千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目前西澳大利亚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工业发展受到的限制也总算不是那么大。

说到工业的发展,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建设完成以及吸引工厂入驻正式投入生产,让澳大拉西亚的各项工业都迎来了较好的发展阶段。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钢铁生产规模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目前年产铁万吨,年产钢万吨。

在化工业方面,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吸引了超过十多个化工厂,两个农用机械厂,一个合成氨工厂,两个小型化肥厂,17个民用工厂等等,生产出的农用机械和化肥以及各类化工产品,为澳大拉西亚的各项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大大小小50多个工厂,创造了超过一万个工作岗位,为西澳大利亚地区带动了不小的经济发展。

俄裔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德裔人口,比例达到了%。德裔人口已经掉到了第三,占据总人口的%。

随着俄国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增长,俄裔移民的比例应该还会持续提高。

但阿瑟对于英裔移民的比例底线是65%,如果英裔移民的比例低于65%,那么阿瑟就会考虑降低其他国家移民的数量,毕竟国家的稳定要远远比人口的增长重要。

目前墨尔本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截止今年人口已经突破了95万。

如果不出意外,墨尔本的人口应该会在1911年年内突破100万,成为澳大拉西亚第二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澳元,部分澳大拉西亚地区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50澳元。

两个殖民地的建设也差不多进入了正轨,新几内亚殖民地六万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为41澳元,澳属帝汶两万人口的人均收为40澳元。

其实按道理来说,殖民地的收入并不会落后于本土,但因为殖民地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一些移民,这些移民短时间内的收入肯定不会太高,因此才拉低了殖民地总体的人均年收入水平。

当然,政府的财政总收入也迎来了不小的增长。得益于1910年东亚地区的灾害,让澳大拉西亚在粮食出口方面赚到了不小的利润。

不过坏消息是,短时间内,澳大拉西亚人口破百万的城市也就这两个了,目前人口第三,第四的城市分别是惠灵顿和纽卡斯尔,人口分别超过了47万和45万。

这两个城市距离百万人口还有很长的距离,甚至哪怕在一战结束后都没有希望。

不过对于澳大拉西亚这样的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来说,拥有太多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反而是国家发展的弊端。

毕竟澳大拉西亚拥有广泛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果将大半的人口都集中在某些城市,那么注定其他地区的发展会受到限制。

因为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建设,西澳大利亚也成了澳大拉西亚政府派遣移民的主要地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