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之精英特战队 > 第131章 又一故人来

第131章 又一故人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值中午,在客栈的大厅内,早就高朋满座,到处都是来吃饭的客人,人们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跑堂的在人群中穿梭着,将他们点的饭菜送上桌去,然后小跑着奔向厨房,继续着自己的忙碌。

二楼的是雅座,整个大厅被隔成了一个个小房间,而且为了便于客人谈一些私密事,隔音效果非常好。

在靠近窗户的天字一号雅座中,一群人正在团团围坐,一边吃饭一边交谈着。

这些**都二、三十多岁,最大的不超过四十岁,身上的衣服看得出,都是比较阔绰的人。但是眉宇间不经意间透漏出来的确实彪悍之气。

北平城,是北京在历史特殊时期曾经使用的城市名称。

关于北平的由来,要追溯到隋朝时期,那时候的这里就被成为了北平。

大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战争,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先建好北平城,明永乐19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并将北平改为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到了清朝时,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清兵进关,又在北京定都,于是,金元明清两代长达800多年之久,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北京。

为首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材高挑,猿臂蜂腰,长的非常周正,但是却很少见到他的笑容,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他身上穿着一件长衫,举止动作斯斯文文的。

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

虽然这段时间北平已经不是首府了,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时值初春,北平城已经有了一丝春意,在一些地方能够看到那丝丝的绿意了,但是街上的行人却依然是捂着厚厚的棉衣,甚至有人头上戴着棉帽或者皮帽,手上戴着手套。

京顺客栈,是北平城南郊最大的客栈,这里前后三进院落,一共一百多间房,而且还有停放大车的地方,因此这里人来人往,十分兴隆。

客栈的大堂就是饭馆,住宿的人不出门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自然是十分高兴,而因为这里聘请的大厨手艺很不错,所以很多不住店的客人也会到这里来吃饭,一来二去,这里的生意就格外好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