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奋斗在新明朝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入府衙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入府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眼前莫不是李大人在此?”忽然有人招呼李佑道。

李佑回头看去,原来是王老同知,连忙上前拜见道:“见过同知老爷。”

老同知笑道:“李大人何故在此?”

李佑答道:“押送银两过来,在此等候张师爷。”

“何不去本官那里喝茶闲谈,顺便等候。”王同知盛情邀请道。

排除具有政治意义的南北两京,苏州府城乃是本朝当之无愧的第一都会。若用李巡检上辈子的说辞介绍,苏州就是全国的经济、文化、工业、商业、时尚等等等等的中心,除了政治。

上次李佑去虎丘时没有进城。他原以为虚江县在这古代是已经是繁华所在了,如今他进了阊门才现,和府城相较,虚江县仍是差了许多,难怪只能被叫成姑苏。

不过李巡检前途未卜,心情不定,没有兴致看景,只在老道兵卒的领路下直奔府衙,想要在中午前赶到。

府城里大部分衙署都位于城南,府衙也不例外。其大门规制比起虚江县更加高轩敞峻,立有牌坊一座,两边则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八字墙,而且门朝南开,正应了“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谚语。大门外热闹无比,笔墨纸砚枪手掮客茶摊等生意十分兴隆。

李巡检带着手下兵丁抬箱过了大门,到里面李佑吩咐手下们在外院等候,只领着长随张三继续往里走,又过了仪门,进了正堂前院——那守门衙役看李佑身着官袍,便也不阻拦。在前院见大堂居中,左右有推官、经历二厅,大堂外沿一溜卷棚廊屋便是府衙六房所在。

李佑一想在这里苦侯无趣,去和王同知闲聊也好,便答应下来。

本府同知没有出去建署,只是在府衙里左边单独辟出院落设了同知厅,类似的还有右边院落的通判厅。

李佑看府署里别处都是有来有往的,到了同知厅这儿居然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这简直是一道奇观。心道这王同知真是个极品,他老人家好歹名义上也是府衙的第二把交椅,知府的副手,要多么无能才可以混成这模样?虚江县里地位类似的周县丞被自己挤兑成那样,在县衙里也没惨到这般光景。

王同知别是闲得无聊找人说话打时间罢?李佑想道。

李佑没有停脚,绕过正堂来到后院。为何李巡检第一次进府衙也能如此熟门熟路?实在是因为各地亲民官的衙门布局称得上如有雷同并非巧合,随便走走也能找的差不离。

到了后院便有门禁拦住李佑,他这巡检身份不顶用了。李佑摸出一块碎银子递给门子,问道:“张师爷在么?”

这张师爷便是知府延请的幕僚。李佑从上次送银子的人那里了解到,虚江县解给知府的这些非常例银钱不走户房银库的手续,都是直接由张师爷签收的,他的幕厅就在这后院里。

门子得了足够分量的银子便很好说话,如实说道:“这位大人来早了。张老爷出去访友,还得过些时辰才能回衙,不如稍后再来。”

李佑只好回到外院和手下汇合等候,百无聊赖研究起院中戒石刻字的书法,上面写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字样,几乎每个衙门都有类似一块。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李佑想起上辈子许多衙门门口都有一条为人民服务的标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