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超级散户 > 第316章 以书下酒

第316章 以书下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在晋朝之后。灶神又被赋予了一项新功能,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一起,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所以在民间传说中,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还在于他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据说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而十二月二十三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除夕时再迎接回来。

葛洪《抱朴子?微旨》中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也就是说,谁要是得罪了灶神,严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也要少活一百天。

所以这一天,古人都要大搞卫生,特别是厨房要擦得窗明几净,没有油烟,让灶王爷满意。同时还要张帖“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的对联,好吃好喝的全部送上,让灶王爷吃个心满意足,以期贿赂灶王爷。不少人甚至在烧灶王爷的画像、送灶王上天时,要先用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的嘴变甜,上天只说好话,不言是非。

丁旭本以为这只是个笑话,世间不会真有这种事情,没想到自己也看书入了迷,竟然连自己昨天是在哪吃的晚饭都给忘记了……

“以后再也不能这样熬夜看书了,否则容易变成书呆子,再说对身体也不好。”丁旭赶紧爬了起来,准备去吃晚饭。

“我还在炖汤,你爸还在书房里上网,一会叫他出来送灶王爷上天。送完了咱们再开饭。”方晴扔下一句话,就回厨房去继续忙碌了。

丁旭愣了愣,才想起今天是小年夜。也算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过了腊月初八,年味就越来越重。而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束,可以开始彻底放松,准备过大年了。

说到底,这还是功利心在起作用,可谓民间的小智慧。

不过到了现在,除了一些老人还坚持送、迎灶王爷的风俗,年轻一代基本已经把这个习俗不当回事了。丁旭的父母以前也是经历过文.革和破四.旧的中年人,从未在小年夜祭拜过灶王爷,不过从去年起,方晴却一反常态,很固执地从丁旭的爷爷那打听清楚了整个流程,开始认认真真地祭拜起灶王爷来。

至于原因,丁旭怎么问,方晴都不肯说。

在历史上,过小年也是分阶层的,比如曾有“官三、民四、道土和尚五”的讲究,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家庭,都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普通老百姓是在二十四日。道士和尚则是在二十五日。

但清朝之后,这一习惯又有了变化。因为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满族祭祖的日子,因此清皇室规定,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随后逐渐推广,因此在北方地区的小年夜就变成了十二月二十三日。

只是明朝灭亡之后,一些南方人思念故国,依然固执地坚持原来的习俗。因此直到现在,南方不少地区还是习惯于十二月二十四日过小年,江浙沪一带则保留着更为特殊的过小年的日子。

但无论哪一天过。习俗还是一样的,北方人称为“扫房”,南方人称为“掸尘”。都是大搞卫生,祭拜灶王爷。

灶神的起源奶早,商朝时已开始在民间供奉。据考证,人类脱离茹毛饮血,是从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从此人们便将火神与灶神合二为一。如高诱曾在《淮南子?汜论》中注解道:“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从此,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