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代周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此也满足和解决了那些战功赫赫的明国将领一旦失去军职之后的失落感,毕竟参谋院做为明国最强大的正规军——新军、驻各藩*的实际统领者,有着显赫的权力和威仪。

但这份权力却被细分了,参谋院设立一个院令、六个院丞和不设上限的院使,而真正的动兵权在于投票表决。

院令一人三票,院丞一人两票。院使一人一票,只有票数过三分之二,才能形成决议。调动军队。

而要对外用兵,需要中书省的外交授权。

也就是说。真要发动对外战事,需要先由中书省提交用兵申请,再由参谋院表决,形成决议之后,制订出动兵计划,然后报皇帝御准。

那么军队中中下层的佐官无法控制,高级将领就无法真正地掌握一支军队。

再加上退役年龄的限制,没等到将领掌控军队,就已经到了要退役的年龄,这也杜绝了因为执掌军队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军队私有化。

而这些有着大量实战经验的将领充入学府任职,一方面能发挥余热,不至于突然卸职引起心里空虚而引发不满情绪,另一方面,这些实战经验能够通过学府这一途径,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从而改变名将出自一家的局面。

为了安抚退役将领,百里无忌与徐世铭等人商量成立明国参谋院。

参谋院做为中书省的平行机构,不属于中书省领导,而直接归入皇帝直辖。换句话说,是与中书省并立的机构。

而皇帝没有提议权,却拥有否决权。

也就是说,皇帝不能提议对外用兵。却可以对报上来的动兵计划有否决权,而皇帝的否决权是至高无上的。

如此一来,明国的军队真正的掌控者——参谋院有着两种钳制,只要中书省不提交用兵申请或者皇帝否决,参谋院是无法向外动兵的。

如此一来,也就构成了明国皇帝之下,中书省、参谋院一文一武并立的政治格局。

中书省掌管明国民生、经济、官员、外交并掌握地方各府州的驻防军。

参谋院掌管新军、驻各藩*的一应事宜。

而御林军、军情院做为皇帝的特务机构,被独立在两者之外。

至此,明国的政治格局已经清晰,也就是皇帝、中书省、参谋院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虽然皇帝名义上统领中书省和参谋院,但已经不切入实际事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