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74节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第174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的分析报告不止写了这些,其余的暂时没有动作。不过她提出的建议没有动作,但孔孝文提出的想法却有了结果。

之前的会议上他提出要商议在大陆拍摄现实题材电影的选材问题。这个任务被宣传部交到了京城电影制片厂那里。

京城电影制片厂自建国时期就建立了,说起来这个制片厂和苏葵之前参与的新闻记录制片厂其实是一家。

一开始的京城电影制片厂是综合性的,既拍新闻纪录片也拍故事片。直到56年的时候,将新闻记录制片厂分了出去,专门拍新闻纪录片,而京影就专门成了专门拍故事片的制片厂,同样隶属于宣传部的领导。

由于这个年代的特色,京影在革命题材,农村题材,历史题材,传统戏剧上面颇有建树,基本和现在的文学作品保持一致。

就像现在,郭毅这边终于是收到了苏葵给他的建议,却惊得他这个久经上位的人都凝滞住了眼神。

假如这建议,或者说分析不是苏葵提的,不是这位已经是他们内部老资格的人提的,不是这个从始至终没有出过任何错误,所有建议都行之有效,立下过大功劳的苏葵提出来的,他是绝对不会把她的话当真的。

就像是当初苏葵给国际关系学院提的那份关于华苏两国关系的分析一样,这份长达七万字,内容详细,数据分明,有理有据,有猜测有论证的关于大陆与港城的关系分析的报告很快就在苏葵本人这里得到了真实性的保证,而后不知道到了哪位领导的桌面上,又被封存在哪里。

苏葵只知道不久后中央很快就出了第一个政策,立刻调配资源为东市解决目前的粮食短缺问题,并且限制购买其余地方到东市的火车票,在当地加强武装力量,强行遣返偷偷跑过去的人。

由于提前准备,这场多达七万人口,导致东市下面十室九空,甚至有干部带头离开的大规模“逃港暴动风波”终于被提前抑制住,大大减轻了边防的安全隐患。

五六十年代正是京影的辉煌时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知名电影,在后世依旧脍炙人口,拥有不俗的口碑。

这次的重任交到他们手上也是众望所归。但现在他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拍电影,而是让为电影选材。

京影的现任厂长罗夏开口道:“各位同志都已经知道了,这部电影不仅是在我们国内播放,更是要引进到港城,目的是为了展现我国的风貌,粉碎港城那边对大陆的抹黑造谣,所以在选材上一定要慎重。”

“我们同样打算采用小说改编的方式,各位同志都有什么好的推荐?”

没有人知道,这想要偷渡的七万人口其实最终只有一万多人成功,而其余人的结局不过是为这个比例增加一个分母。

*

暗中的汹涌普通人不会知晓,在报纸上看见了新闻也只是会高兴地夸一句咱们国家真好,哪里有灾有难的立刻支援。咱们国家的人民也真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好多地方都为东市捐了不少物资。

好多人还说搞不明白那边咋想的,只要有困难,国家就一定会管,咋就一心奔着港城去呢,说不好还得把命搭上,听人说去了过的日子还更差。

能有这个结果苏葵也松了一口气,证明上面确实重视了,也提前发现了端倪。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