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本三国一路人 > 卷三 第五十二回 辽西不宁

卷三 第五十二回 辽西不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好好”

陆仁侧目望向貂婵,貂婵则向陆仁轻轻点头。貂婵的身上还挂着夷州女兵大统领的职,而且夷州女兵可以说就是貂婵组建起来的,所以对这方面的细节貂婵远比陆仁都要清楚得多。离开几步之后,貂婵便向陆仁解释道:“这种北方来的老人家很多,如果不让他们做点什么事的话,他们会心中不安的。就让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陆仁也点了点头,再扫望了一眼周边的流民百姓,忍不住又转回了身向老者问道:“老人家,您想念家乡吗?”

老者苦叹道:“如非迫不得已,谁又愿意背离乡土?”

“那老人家离乡之时,村中尚有多少人丁?”

摇摇头再叹口气,老者接着道:“记得刘使君(指的是刘虞)与公孙将军(指公孙瓒)同治幽州之时,刘使君待五胡以恩,公孙将军则待胡以威,恩威齐下与五胡各部尚算和睦,五胡也常以牛羊来蓟换取粟谷reads;。可惜刘使君与公孙将军互不能容,刘使君最后也死于公孙将军之手。但公孙将军在日,对五胡之威仍在,五胡仍不敢放肆。直到后来……”

陆仁接上话道:“公孙将军聚军自守,却终为袁氏所破。”

老者这时恨声道:“什么袁氏四世三公,乃为世之名门?五胡部族自公孙将军死后便屡屡犯境,劫掠边境百姓,可袁氏对五胡却听之任之,甚至一味的只是与五胡交好。拥兵数十万却外患不除,只知道与曹公相争中原,还没完没了的向百姓征收徭役赋税。所以自官渡之战时起,各郡县人丁不复,五胡游骑前来劫掠之时村中少有青壮,又如何能抵挡得住这些贼寇?”

陆仁道:“曹公在扫平河北之后,不是有讨伐过辽西乌丸吗?”

老者道:“打是打过,可也只是得来了几年的平静而已。大概是从前两年开始,乌丸游骑便又再临边境。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多有迁居往他处者。小老儿一家本来辽西耕着几顷薄田,虽不富但尚能糊口。可是数遭胡骑劫掠之后,家中的青壮或死,或为胡骑掳去为奴,只剩下小老儿与孙儿无以继日,不得不背井离乡流亡他处。后随众多流民到了右北平一带,乘上海船来到的夷州。陆夷州,小老儿年齿已老,做不得工活,留着也只是徒费粮米,可是这孙儿……陆夷州,可否收此孙儿为家奴?小老儿也不敢奢求何事,只求能让我家孙儿能有口饭吃……”

老者用力摇头:“哪里还有什么人丁?小老儿村中原有过千人丁,数年来或迁居、或应徭役、或为胡骑所劫,到小老儿离乡之时,村中人丁不足百人reads;。”

“迁居的有多少?”

“约有三、四百人吧。都是些年轻人,走得了远路。与其在家中坐待等死,还不如尽早迁去他处,趁着年轻还做得动活,像小老儿这样的就没什么办法了,走到哪是哪吧。”

说着这老者可就向陆仁大礼跪倒。陆仁鼻间一酸,赶紧扶起了老者道:“老人家你放心,我刚才说过只要你们在夷州,就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您的饭我管了,至于这孩子会送入学馆之中就学,待学业有成之后便可奉您终老。”

老者又要跪下,而且还想给陆仁磕头:“有食足矣,不敢奢望就学。陆夷州如此大恩,却教小老儿何以回报?”

陆仁摇摇头:“等安排好之后,您好好的过日子就行了,什么回报不回报的?”

“可、可小老儿何以心安?”

说着老者已经是老泪纵横,而陆仁也看到了这老者身上那种北方百姓典型的淳朴与忠厚。鼻间一酸刚想说话,身边的貂婵接上话道:“要不这样吧。老人家你做不得粗重之事,不过扫扫街市之类的轻活还能做得了。那不如在安排妥当之后,您帮着清扫一下周遭的街道,官府每月则发给工钱。老人家您看这样如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