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不宋 > 226.不可说

226.不可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燕王?”吴文英微微摇头,“我只泛泛见过他几面,他的事迹也只是风闻,说不上了解,不好妄言……但感觉燕王果决有之,却失之毛躁,这一点倒是与官家早年很像,虽然想要有所作为,可最终还是会被现实束缚住手脚,归于庸碌……”

吴潜笑笑,“君特之所以认为燕王毛躁,是因为他命我去见谢堂之举么?”

吴文英顿首,并不避讳,“确实,此举看似敲山震虎,其实毫无用处,反而让谢堂等人看出燕王外强中干之实,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在我看来,对燕王最佳的选择,要么就是行雷霆一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要么就韬光养晦,暂做退让,与豪强们言和,度过了眼下的危机后,在施行经界也未尝不可。偏偏做这打草惊蛇之举,只会适得其反,或许是燕王年轻,看不出这其中的门道,但东翁应该不会不明白,为何不劝阻燕王呢?”

“这不是什么敲山震虎,其实要的就是打草惊蛇,目的一是为了示敌以弱,二是引蛇出洞,调虎离山!”

“嗯?东翁此言何意?”

这让他陷入了一瞬间的迷茫中,大宋的士大夫都怎么了!?

“君特,你这‘后不如今今非昔’一语成谶啊。”

“呵…东翁,你可是在后悔当年未有支持官家端平入洛之事?”吴文英直言道。

吴潜苦笑,“君特啊,你还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留,当年,我是觉得朝廷并未做好收复失地的准备,也觉得中原一片白地难以固守,应该再等等,等准备得充分一些再一举北伐,不过如今想来,我确实是错了……”

吴文英却摇摇头,“东翁,当年即便你支持官家,也难改结局,这么多年下来,你应该看得出来,当年那么多人反对,但他们的原因却与东翁不尽相同,有些人是出于稳妥保守,但更多人是不愿给武人崛起的机会,也不愿官家成功后变得强势,更不愿拿出钱粮为国出力。”

“哈哈哈,佛曰,不可说!君特啊,稍后几日,你仔细看着就是,好好见识一下咱们这位毛头殿下的手段。”

……

这一日,姑苏城恢复了‘市河到处堪摇橹,街巷通宵不绝人’的景象,到了深夜都还四处灯火通明。

直到十万石粮食全部卖空,百姓们才不得不各自归家。

“当年为何会败!?真的是打不过蒙古人么?我看未必,洛东之战,我军将士于野外以步阵对抗骑射无敌的蒙古骑兵,坚持数日之久,战力令蒙古人也是大为吃惊。最终,一场国战却只能出动两淮一地的军力,还得不到他路友军的支援配合,更离谱的是后勤缺失,粮草不济……”

吴潜何尝不明白,只是不愿意往深处想,此时也只能默然不语。

吴文英胸中堵着的气,似乎难得有发泄的机会,继续道,“韩忠武与岳武穆都是中兴英雄,然高宗却非中兴之主,当今官家虽才能略逊,也一度意气风发,有中兴之志,可惜满朝君子竟无几个中兴之臣,官家因端平之败,从此一蹶不振日益颓废,这是谁之过!?”

这话,差不多是戳着士大夫们的脊梁骨在质问,而吴潜也是士大夫的一员,但他却无法恼怒,心中唯有羞愧。

沉默了好一会,吴潜似乎想到了什么,情绪好转起来,“君特,你觉得燕王如何,可有中兴之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