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明第一臣 > 第四百零五章 阅兵

第四百零五章 阅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元璋从奉天门下来,暂时喘了口气。随即对张希孟和李善长众人道:“咱今天没有出什么纰漏吧?”

众人连忙摇头,李善长道:“上位慷慨激越,天日之表,龙凤之姿,当真是古今一人,

无与伦比!”

老李的马屁就跟不要钱似的。

张希孟微微闭目,他把老朱宣读诏书的场景,再度过了一遍……奉天门上,朱元璋慨然宣布,城下百姓仰望天子,充满了希冀。

貌似很难说。

不过人亡政息,倒是很常见的事情。

张希孟比那些人运气好的是不光遇上了朱元璋,而且还赶上了一个制定规则,一张白纸,从头开始的好时机。

从最根本的理念开始,衍生出种种政策。

随后又追溯历史,阐发过去,展望未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国家的构建。

万众瞩目,江山社稷,握在掌中,确实是威风啊!

“主公,臣以为不但没有差错,还气势如虹,万民归心,这个登基大典,也算是可以经得起天下人检验了。”

这时候宋濂突然道:“上位,臣让鸿胪寺那边选了几位丹青妙手,必要将今日场景画下来,流传后世才好。”

朱元璋眼前一亮,立刻笑道:“好,一定告诉他们,要画得形象,惟妙惟肖才好。咱可是要亲自过目的。”

这倒不是说没有这些东西,就不能建国成功。

只是缺少了这些东西作为润滑剂,国家不免磕磕碰碰,弊端丛生。犹如失去了润滑油的汽车,嘎嘎作响之余,能跑多久,就看天意了。

元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胡虏无百年国运,他们的日子没有多久了。

靠着察罕帖木儿等人的地主武装,尚且能挡得住韩宋北伐,双方杀得有来有回。可是面对着大明的兵马,元朝又能撑住几时呢?

或者说大明的家底儿,到底何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