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收藏天下 > 第八章 两个人的野望

第八章 两个人的野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会不会是想太多了...虽然是有无款的官窑...但..”燕伟热切的目光,逐渐冷静了下来,他还是很理智的问起董凡。

大家说到无款,可能都会觉得,既然是官窑,那么怎么会无款呢?既然是官窑不加款,那么这个市场会不会就不是那么好了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说在北京翰海一次的春季付拍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目前能与该器相比拟的同类大瓶有两件: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大瓶和藏于台北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八方瓶。这三件大瓶均无底款。

有专家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尤其是乾隆帝,总是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御窑厂一再烧窑实验,直至烧造出满意的绝佳式样为止,因而这个时期有些无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识的。同时,这也与皇帝比较迷信有关。据传康熙帝怕太监将官窑瓷器打碎,寓意不吉利,唯恐自己的江山不保,因此要求烧制的瓷器不落本朝款或不落款。

官窑瓷历来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人们在欣赏一件官窑器时,很自然会看一下底部的款识,这被认为是官窑的“身份证”。然而在那场北京翰海拍卖,一件无款官窑———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经过激烈争夺,被京城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以2408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这无疑使人们对官窑有了全新的认识。

董凡仔细看了看,虽然这五子登科方口尊没有款识,但从做工等等上看上去,无疑都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多少钱收来的?”董凡出口问道。

“不多,十二万。”燕伟笑了笑,报出了价格。

“嗯!”董凡点了点头。

十来万,这个价格不能说高,也不能说底,但很实在。

不落款识,还有一种情况是仿前代瓷器,如宋瓷、明瓷,倘若原件无款,仿制出来的瓷器自然也就不会带款。而模仿宋明经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再者,从存世官窑瓷器来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件粉彩霁蓝描金大瓶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另外两件一样,正是作为宗教祭祀之用。

“你看这瓷质,的确是上好的。你再看看这造型,在民窑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是罕见,要是官窑的那些工匠,出现这样的器物,很有可能。再看这上面的釉色,等等,所以我才有这样的怀疑。我也不是就那么简单的一说,你我都知道要评判官窑器不能光看有没有官窑的款识,还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要通过瓷质、造型、画风、釉色等多方面来进行评判。”董凡见到燕伟刚刚兴奋的逐渐冷静了下来,心中也暗自点了点头,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怀疑。

燕伟能有这样的表现,董凡很满意,因为他需要的,不只是是一个能帮自己鉴定东西的人,还是一个拥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他才能更放心。

燕伟没有说话,但接从董凡手中接过东西,仔细的看了起来。

“我再回去看看,查下资料。”燕伟没有给出结论,但却做出了最实际也最明确的行动。

“我怎么感觉,不像民窑的呢?”董凡看了一会,嘀咕道。

“你是说...无款官窑!?”燕伟听了董凡的话,都不去管董凡语气中的不肯定了,压低的声音问道。

虽然是压低了声音,但燕伟的语气中,无疑都透着兴奋!

要这是真是董凡说的无款识的官窑,那这十二万,不过是个零头罢了..

“嗯,我是有这样的感觉,你看着做工。虽然是素身,但依然彰显出非凡的工艺。而且,在民窑中出现这么一件难得的匠心独运的器物,本身就会让人怀疑了。你不觉得么?”。 董凡虽然不敢肯定,但还是怀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